在 AI 席卷消费电子的浪潮中,耳机早已跳出「听声工具」的桎梏。而 1MORE(万魔)声学的崛起,恰好注解了这场变革 —— 这家由主导过 iPod、Kindle 设计的「富士康前核心干将」谢冠宏创立的品牌,不仅请来周杰伦以股东兼创意官身份深度参与,更用 AI 技术重新定义了声学设备的核心价值。
从代工巨头到 AI 声学领航者
2013 年诞生于深圳的万魔,自带「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基因:作为小米生态链首家企业,它曾以 99 元活塞耳机颠覆千元市场,如今更成长为全球销量超 3 亿、覆盖近百国的头部品牌。其产品延续「北欧设计 + 南欧调音」的特色,更依托衡阳自建工厂实现从研发到生产的垂直整合,创下 6 个月完成华为耳机量产的行业纪录。
AI 技术的场景化落地
万魔将深度学习算法转化为可感知的用户体验:
旗舰级降噪与人声增强:商用级 AI 技术让地铁、办公室等嘈杂环境中的通话清晰度倍增,这一点在用户实测中得到印证 —— 佩戴 S21 耳机在地铁通话时,对方可完全听清无杂音;
耳夹式 AI 耳机 S21:这款仅 5 克重的「无感设备」,除支持 18 国语言实时翻译、会议录音转写总结外,接入的 DeepSeek-R1 智能体涵盖 3000 + 领域知识,可即时响应天气、知识点等查询需求。其 IPX5 防水与蓝牙 6.0 稳定连接能力,更适配通勤、运动等多场景;
音质护城河:每副耳机经四届格莱美奖得主 Luca Bignardi 调音,且获全球首个 THX 认证,实现「影院级听觉体验」。
智能穿戴生态的「双轮驱动」
在耳机赛道深耕的同时,万魔已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 AI 穿戴领域:今年 CES 展亮相的 AI 眼镜(暂未量产),与 AI 耳机形成「听觉 + 视觉」协同矩阵。正如品牌负责人所言,这种组合可覆盖智能导航、多设备联动等场景,甚至跳过 APP 直接实现人机交互。谢冠宏透露,海外市场的 AI 功能已基于 Line 生态落地,形成差异化优势。
重构耳机的未来价值坐标系
「AI 正在终结耳机的『信息接收器』身份。」万魔团队提出的判断直指行业核心:当前的翻译、降噪仅是切入点,未来设备将升级为「个人智能伴侣与多模态交互中心」。蔡云辉更将声学发展划分为「有线 - TWS - 开放式 - AI」四阶段,强调语音交互将成为下一增长极。这种洞察与全球用户对效率升级的需求高度契合,也支撑着万魔的全球化野心 —— 其海外营收已占半壁江山,且在亚马逊 FBA 模式加持下,持续深耕欧美高端市场。
从湖南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到 CES 展的 AI 眼镜原型,从周杰伦粉丝追捧的消费级产品到华为的代工伙伴,万魔正在证明:AI 不是噱头,而是让「中国声」走向世界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