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显示,苹果计划在 2026 年推出旗下首款折叠屏 iPhone,该机预计搭载屏下前置摄像头技术,有望首次为 iPhone 系列实现 “无开孔” 的真全面屏设计,打破此前多年的屏幕形态局限。
从技术支撑来看,这款折叠屏 iPhone 的解锁方案已基本确定 —— 将采用 Touch ID 指纹识别,且大概率布局在机身侧面。这一选择的关键意义在于:屏幕无需再为 Face ID 面部识别组件预留专门开孔,从硬件层面扫清了 “完全无开孔显示屏” 的核心障碍,为真全面屏的实现创造了必要条件。
进一步信息指出,该机将搭载 2400 万像素的屏下前置摄像头。若该配置落地,意味着 iPhone 正面将彻底告别自 2017 年以来的 “刘海屏”,以及 2022 年推出的 “灵动岛” 设计 —— 这两种形态虽曾推动屏占比提升,但始终未能摆脱 “屏幕有遮挡” 的局限,而此次屏下前摄技术将真正让 iPhone 迈入 “正面全是屏” 的视觉时代。
回溯 iPhone 的屏幕设计演进,不难看出苹果对 “全面屏” 的探索从未停止:2017 年的 iPhone X 虽以 “全玻璃设计” 为卖点,却因 Face ID 组件保留了标志性的刘海缺口;2022 年的灵动岛则通过 “动态交互” 缩小了开孔的视觉存在感,可本质上仍属于 “妥协式全面屏”。此次折叠屏机型的技术方向,或将成为苹果打破这一局限的关键节点。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外界对这款折叠屏 iPhone(暂称 iPhone Fold)的屏幕方案曾有多种猜测:有爆料称其可能采用常规屏幕挖孔设计,也有消息提及 “外屏挖孔 + 内屏屏下” 的混合方案。不过最新的行业分析报告显示,苹果或选择 “一步到位”,直接跳过过渡性设计,采用完全屏下前摄解决方案。
并强调,若屏下前摄技术在这款折叠屏 iPhone 上成功落地,它将成为首款搭载该技术的 iPhone 产品。这一突破不仅能为用户带来 “无遮挡” 的沉浸式视觉体验(尤其对折叠屏的内屏交互而言意义重大),更标志着苹果智能手机的设计语言将迎来一次革命性进化 —— 从 “为功能妥协形态” 转向 “形态与功能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