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亿信息咨询:全球 PCB 设备行业趋势分析 —— 新增长周期开启,中国厂商引领变革

出版日期:2025-08-28
浏览量:482

在电子制造产业的广袤版图中,印刷电路板(PCB)作为 “电子产品之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 PCB 设备则是这一产业的基石,从钻孔、曝光到检测,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先进设备的支持。聚亿信息咨询深入行业核心,为您剖析全球 PCB 设备行业的最新趋势,揭示行业发展的新契机。​

行业态势:步入新增长周期,市场规模稳步上扬​
2023 年,全球 PCB 市场在库存压力与通胀加息的双重阴霾下,规模收缩 15%,滑落至 695 亿美元。但随着市场库存的有序调整,消费电子需求渐趋平稳,特别是 AI 应用的迅猛发展,为 PCB 行业注入了强劲的增长动力,行业由此步入新的上升通道。2024 年,全球 PCB 市场规模攀升至 736 亿美元,增长率达 5.9%,同期,PCB 设备市场规模达到 70.85 亿美元,年增幅 9.0%,2020-2024 年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 4.9%。聚亿信息咨询预测,2025 年全球 PCB 设备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张至 77.00 亿美元,同比增长 8.7%。这一增长趋势不仅反映了市场的复苏,更预示着行业在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驱动下的光明前景。​

区域格局:国产设备崛起,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在全球 PCB 产业的区域变迁中,欧洲、美国和日本的产值近年来呈下滑态势,而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及东南亚地区则成为增长的引擎。在此背景下,国产 PCB 设备凭借技术进步与性价比优势,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2024 年,中国 PCB 设备市场规模达到 294.42 亿元,较上年增长 11.9%,占全球市场的 59.4%;预计 2025 年,这一规模将扩大至 324.00 亿元,增长率为 10.0%,全球占比提升至 60.1%。这一数据充分彰显了中国在全球 PCB 设备市场中的关键地位与强劲发展势头。​
行业趋势分析
产品结构:关键设备主导,价值分布各有侧重​
按照功能细分,PCB 设备涵盖钻孔、曝光、检测、电镀、压合、成型、贴附等多个品类。其中,钻孔、曝光、检测和电镀设备由于技术含量高、工艺复杂,在设备价值量中占据主导地位,占比分别为 20.2%、13.5%、11.9% 和 10.5%。压合、成型和贴附设备则分别占比 6.20%、5.20% 和 2.20%。这种价值分布反映了不同设备在 PCB 生产流程中的关键程度与技术门槛,也为行业企业的产品布局与研发投入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竞争格局:主流厂商优势凸显,强者恒强趋势显著​
国内 PCB 设备市场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CR5 仅为 23.9%。其中,大族数控凭借在钻孔设备等领域的技术领先与市场深耕,占据了约 10.1% 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首位。尽管竞争格局分散,但主流设备厂商凭借技术创新、品牌影响力与客户资源优势,展现出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推动行业呈现强者恒强的格局。例如,在 AI 服务器带动的高端 PCB 需求浪潮中,具备先进技术与生产能力的企业能够迅速响应,获得更多市场份额与发展机遇。​

技术驱动:AI 引领创新,推动设备升级迭代​
随着 AI 技术在电子设备中的广泛应用,对 PCB 的性能与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满足 AI 服务器等高端产品对 PCB 更高层数、更精细布线和更高可靠性的需求,PCB 设备正朝着高精度、智能化方向加速升级。在钻孔环节,设备需要应对多种复杂导通结构的加工;曝光环节,对中高端产品的曝光精度要求大幅提升;电镀环节,则需解决微小、高密度孔的均匀电镀难题。这些技术挑战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设备的更新换代,以适应行业的快速发展。​

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创新是制胜关键​
展望未来,全球 PCB 设备行业将在新兴技术应用与市场需求复苏的双重驱动下,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一方面,AI、5G、汽车电子等领域的蓬勃发展将持续拉动对高端 PCB 及设备的需求;另一方面,行业也面临着技术创新压力、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挑战。对于中国厂商而言,应把握国产替代与技术升级的战略机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

聚亿信息咨询将持续关注全球 PCB 设备行业的动态发展,为行业参与者提供深度的市场分析与战略咨询,助力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洞察先机,实现可持续发展。

版权提示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 Copyright © 2019-2025 Market Monitor Global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