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轮机行业发展潜力分析2023

出版日期:2023-11-23
浏览量:972
我国成功运行了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太行7”燃气轮机,该燃气轮机首次在深圳东南约180公里的海上油气平台实现了正式投用。这标志着我国在海上油气平台上取得了一项重要突破。

这台7兆瓦级燃气轮机,代号为“太行7”,具备功率大、启动迅速、能耗低、维护简便等诸多优势。其1小时发电量超过5000千瓦,相当于满足500个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与同功率的燃油发电机组相比,每年可减少近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太行7”燃气轮机
中国航发燃机公司研发中心产品设计室主任申春艳介绍,“太行7”燃气轮机是基于“太行”航空发动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7兆瓦级轻型航改燃气轮机。该燃气轮机已经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包括双燃料、海洋三防、多级压气机设计、气冷涡轮叶片设计等,积累了数百项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材料、新规范,为燃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燃气轮机是一种内燃式动力机械,利用连续流动的气体驱动叶轮高速旋转,将燃料的能量转化为有用的功。其核心是通过简单循环方案,包括压气机、燃烧室和燃气透平等主要组件,实现了将热能转换为机械功的过程。这种结构简单的设计体现了燃气轮机的独特优势,包括体积小、重量轻、启动快、少用或不用冷却水等特点。

燃气轮机行业调研分析


燃气轮机作为一种先进而复杂的成套动力机械装备,典型代表了高新技术密集型产品。作为高科技的载体,它综合了多个理论学科和工程领域的发展水平,是21世纪的先导技术。发展燃气轮机产业,整合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仅是国家高技术水平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且具有十分突出的战略地位。

燃气轮机市场规模

根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数据,电工电器行业的主要产品产量呈现不同的增速,其中燃气轮机增速较快,达到了31.88%,产量同比增长了145.79%。这表明我国燃气轮机市场即将迎来新一轮热潮,有望实现爆发式增长。

燃气轮机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并在实现“双碳”目标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其灵活的燃料适应性使其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因此,燃气轮机产业预计将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据统计,截至2022年,我国燃气轮机市场规模达到616.69亿元,其中微型燃气轮机市场规模为8.93亿元,轻型燃气轮机市场规模为565.69亿元,而重型燃气轮机市场规模为42.07亿元。
燃气轮机市场规模
市场份额方面,轻型燃气轮机占据主导地位,其市场份额达到91.73%,而重型燃气轮机市场份额为6.82%,微型燃气轮机则占据1.45%的份额。

尽管我国已经具备轻型燃气轮机(功率50MW以下)的自主化能力,甚至在低端市场能够出口,但是重型燃气轮机(功率50MW以上)仍然主要依赖进口,其核心技术主要受到美国GE、日本三菱、德国西门子等国际制造商的垄断。这导致国内市场存在受制于外部的风险。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22年燃气轮机的进口金额达到41.61亿美元,而出口为7.35亿美元。进口数量和单价均远高于出口,这凸显了在技术水平上存在的困难。挑战,使燃气轮机产业的自主化道路仍然任重道远。

国内燃气轮机市场的发展受两大因素影响,即天然气供应的增长和天然气价格的波动。由于"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以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能源结构调整,我国天然气供应量持续上升。

在这一趋势下,中国成功研发并商业示范了首台全国产化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该燃气轮机在华电清远华侨工业园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通过72+24小时试运行,圆满完成了研制、安装、调试工作,各项性能指标达标,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不仅填补了我国自主燃气轮机应用领域的空白,解决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还为清洁能源领域提供了自主可控的全链条解决方案,为中国自主燃气轮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开启了新篇章。
燃气轮机产业链
重型燃气轮机被誉为工业装备制造业的"皇冠上的明珠",在高温、高压、高转速的条件下安全运行,涉及气动力学、固体力学、燃烧学、机械学、材料学、自动控制等多学科交叉,研发难度巨大。它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象征,也是涉及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性装备,对于工业、船舶动力、海洋工程、分布式能源等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然而,工业燃气轮机的核心技术长期受到发达国家的严密封锁,导致我国在燃气轮机的采购、维护和维修方面长期受制于人,成本居高不下。这不仅制约了我国燃气轮机及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我国能源战略安全。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工业燃气轮机产业链长,涉及多个基础学科和工业部门,其发展对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相关报告

版权提示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 Copyright © 2019-2025 Market Monitor Global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