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亿信息咨询:2025年全球农业机器人行业规模冲刺百亿元 中国企业引领无人机植保等领域发展

出版日期:2025-10-11
浏览量:236

在农业现代化与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农业机器人已成为破解全球农业劳动力短缺、提升生产效率的核心装备。据聚亿信息咨询发布的农业机器人行业全景分析报告显示,当前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正迎来 “技术突破 + 需求爆发” 的双轮驱动期,行业规模向百亿元级目标加速冲刺,其中中国企业凭借在无人机植保、智能农机等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场景落地能力,已形成全球领先优势。

一、全球农业机器人行业规模持续高增,2025 年预计突破 114 亿元
聚亿信息咨询通过对全球主要市场的调研分析发现,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呈现 “成熟市场主导、新兴市场高增” 的格局。北美与欧洲作为农业机器人的发源地,凭借长期的技术积累(如精准导航、自动化控制技术)与规模化农场运营模式(平均农场面积超 500 亩),占据全球市场 60% 以上的份额,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等企业在此区域的高端市场(如大型智能拖拉机、联合收获机器人)中优势显著。

而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印度,正成为全球农业机器人行业的核心增长引擎。聚亿信息咨询指出,这一区域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两大因素:一是政策强力支持,中国 “乡村振兴战略”“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25-2030 年)”、印度 “国家农业技术计划” 等政策均明确将农业机器人列为重点发展领域,提供补贴、研发资金等支持;二是劳动力短缺问题凸显,据国际劳工组织数据,亚太地区农业劳动力年均减少 1.5%,倒逼农场主引入自动化装备替代人工。

从行业规模数据来看,聚亿信息咨询的统计显示,2020-2024 年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从 36 亿元快速增长至 89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高达 25.4%,远超全球农业装备行业 5% 的平均增速;随着技术落地加速与需求释放,预计 2025 年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进一步突破 114 亿元,同比增长 28.1%,其中无人机植保机器人、播种机器人、采摘机器人贡献超 70% 的增量。

二、中国农业机器人行业:政策 + 技术双赋能,2025 年市场规模预计达 42 亿元
尽管中国农业机器人研究起步晚于欧美,但在政策红利与技术迭代的双重推动下,行业已实现从 “跟跑” 到 “并跑” 的跨越,部分领域甚至 “领跑”。聚亿信息咨询在报告中强调,中国农业机器人行业的快速成长,离不开三大基础条件的成熟:一是农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从 2023 年的 73% 提升至 2024 年的 75%,为机器人应用奠定基础;二是核心技术突破,北斗高精度导航、AI 视觉识别、多模态传感器等技术已实现规模化应用,其中北斗导航的农机作业终端误差缩小至厘米级,AI 视觉对果实成熟度的判断准确率达 98%;三是产业基础扎实,2023 年中国农机装备总量接近 2 亿台(套),装有北斗定位作业终端的农机装备达 180 万台(套),为农业机器人的集成应用提供了硬件支撑。

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农业机器人行业呈现 “低基数、高增长” 特征。聚亿信息咨询的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 34 亿元,同比增长 17.2%,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受益于 “农机购置补贴” 向智能装备倾斜(2024 年中国对农业机器人的补贴比例提高至 30%),预计 2025 年中国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 42 亿元,同比增长 23.5%,其中华东、东北等规模化种植区域的渗透率提升最快,如黑龙江农垦区的无人机植保机器人普及率已超 40%。
行业规模分析
三、竞争格局分化:中国企业在无人机植保等领域形成全球领先优势
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的竞争格局正逐步分化,聚亿信息咨询指出,国际企业与中国企业已形成 “高端市场对垒、细分领域领跑” 的态势。以约翰迪尔、久保田为代表的国际巨头,凭借在大型智能农机(如自走式收获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如动力系统、控制系统)优势,占据全球高端市场 45% 的份额,主要服务于北美、欧洲的大型农场;而中国企业则聚焦细分场景,在无人机植保、小型智能农机等领域快速突破,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在无人机植保领域,中国企业的表现尤为突出。大疆农业作为全球无人机植保领域的龙头企业,其智能播撒与变量施肥技术已覆盖全球 100 多个国家,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超 50%,以某东北玉米种植基地为例,使用大疆 T60 植保无人机后,每亩作业时间从 20 分钟缩短至 5 分钟,农药利用率提升 20%;极飞科技同样表现亮眼,累计申请农业机器人相关专利超 5000 项,其自主研发的导航算法可在丘陵、大棚等复杂地形中实现定位误差小于 10 厘米,2024 年海外销售额同比增长 60%,业务覆盖东南亚、欧洲等地区。

在智能农机领域,中国企业也在加速场景落地。聚亿信息咨询调研显示,中科原动力已投入约 200 台(套)智能耕种机器人,累计完成无人耕种作业面积 92 万亩,业务覆盖黑龙江、吉林、广西等 10 余个省份,其研发的 “无人拖拉机 + 播种机” 组合,可实现 24 小时不间断作业,亩均人力成本降低 80%;更值得关注的是,中科原动力已在白俄罗斯建立首个海外农业机器人基地,服务当地 5 万公顷农田,帮助当地小麦亩产提升 15%,成为中国农业机器人 “走出去” 的典型案例。

四、聚亿信息咨询展望:农业机器人将成农业现代化核心引擎
聚亿信息咨询认为,未来 5-10 年,全球农业机器人行业将进入 “规模化落地 + 技术迭代” 的关键期,行业规模有望保持 20% 以上的年均增速,2030 年突破 300 亿元;而中国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庞大的应用场景与政策支持,有望占据全球市场 40% 以上的份额,成为全球农业机器人行业的核心创新高地。

对于行业发展趋势,聚亿信息咨询指出,农业机器人将向 “更智能、更细分、更协同” 方向发展:一是 AI 大模型与机器人的融合加速,未来采摘机器人可通过学习识别不同品种作物的成熟度,作业准确率进一步提升至 99%;二是细分场景机器人增多,如蔬菜嫁接机器人、畜牧养殖巡检机器人等将逐步落地;三是 “机群协同” 成为主流,多台机器人可通过云端系统联动,实现从播种、施肥到收获的全流程无人化作业,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总之,在全球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机器人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核心装备,而中国企业正以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为抓手,在全球竞争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聚亿信息咨询将持续关注行业动态,为企业与投资者提供专业的行业分析与决策支持。

相关报告

版权提示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 Copyright © 2019-2025 Market Monitor Global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