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亿信息咨询:Figure 03 落地,人形机器人量产与家用安全双线突破

出版日期:2025-10-10
浏览量:431

2025 年作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的关键节点,美国 Figure 公司推出第三代产品 Figure 03 的动作备受行业关注。聚亿信息咨询结合产业数据指出,这款聚焦量产化与家用安全的新品,精准踩中了 “AI 大脑 + 硬件优化 + 场景落地” 的行业核心趋势,为全球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提供了新范式。​

从技术迭代来看,Figure 03 实现了硬件与软件的全维度升级,这与聚亿信息咨询追踪的 “具身智能硬件轻量化” 趋势高度契合。产品采用新一代视觉与触觉融合系统,搭载延迟更低的广角相机与可感知 3 克压力的触觉传感器,双手嵌入的近距摄像头可实现毫米级物体识别 —— 这种 “手眼协同” 设计,正是当前人形机器人突破操作精度瓶颈的关键方向。硬件参数上,168 厘米身高、60 公斤自重的机身承载 20 公斤负载,配合 1.2 米 / 秒运行速度与 5 小时续航,兼顾了作业能力与能耗平衡,较上一代减重 9% 的设计更适配家庭狭窄空间。​
行业趋势调研
家用场景安全设计的突破,成为 Figure 03 的核心竞争力。聚亿信息咨询数据显示,家用机器人安全事故中 37% 源于机械结构碰撞与电池隐患,而 Figure 03 采用的多层软质材料、防夹结构及 UN38.3 认证电池系统,直接针对性解决了这两大痛点。其自动回充与无线数据传输功能,更符合海尔等企业验证的 “无感家务” 场景需求,可与智能家居系统形成协同。这种场景化安全设计,为消费级市场接受度提升奠定了基础。

量产能力的构建是 Figure 03 最具行业里程碑意义的突破。聚亿信息咨询指出,当前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最大瓶颈在于 “原型机到量产机的成本鸿沟”,而 Figure 采用压铸、注塑工艺替代数控加工,并新建 BotQ 制造基地,初期 1.2 万台 / 年、四年 10 万台的产能规划,直接响应了行业对规模化降本的迫切需求。对比行业数据,其工艺革新有望使硬件成本较原型机降低 30% 以上,接近当前商用机器人 70-80 万元的主流价格带。​
从行业格局看,Figure 03 的推出印证了聚亿信息咨询 “2025 年量产验证期” 的判断。当前 A 股人形机器人板块九成企业实现盈利,但商业化落地仍依赖场景验证 —— 京东亚洲一号仓库已部署 Figure 机器人集群完成分拣任务,单小时成本仅 6 美元,较人工降低 78%,这类案例为 Figure 03 的商业价值提供了参照。不过行业仍面临标准缺失问题,30% 研发成本因技术路线分歧被浪费,Figure 需加速参与 ISO 标准制定以抢占先机。​

综上,聚亿信息咨询认为,Figure 03 通过量产工艺革新与家用安全升级,成功从原型阶段迈入商业化预备期。但其最终能否复制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化路径,仍需跨越成本下探至 50 万元级、多场景适配验证等关口,这也是 2025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的核心竞争焦点。

版权提示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 Copyright © 2019-2025 Market Monitor Global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