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凌晨的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上,Apple Watch Series 11、Ultra 3 及 SE 3 系列智能手表正式亮相,与 iPhone 17 系列、iPhone Air 和 AirPods Pro 3 共同构成了苹果新一轮硬件矩阵。然而中国用户需要注意,国行版本的 Series 11 与 Ultra 3 存在两项关键功能缺失:高血压通知与快速充电功能,而这些功能在港版、美版等海外版本中均完整配备。
值得关注的是,功能限制并非国行独有。日本销售的 Series 11/Ultra 3 同样缺失高血压监测功能,这使得健康功能的地区差异化成为本次新品的显著特点。
高血压通知功能:技术原理与地区限制
苹果此次主打的高血压通知功能,依托第三代光学心率传感器与血管分析算法实现。该功能在后台持续监测用户血管对心跳的反应,通过 30 天周期的数据评估,一旦发现持续高血压迹象便会主动推送提醒。整个过程无需用户额外操作,仅需日常佩戴即可实现心血管健康的长期追踪。
但需明确的是,这项功能并非精准的血压测量工具。它通过分析血管收缩和扩张与心率相关的数值变化来判断血压趋势,而非提供具体血压数值,这与采用力学气囊结构的专业血压检测仪存在本质区别。苹果特别说明,该功能不适用于 22 岁以下人群、既往确诊高血压患者以及怀孕女性,主要面向健康人群的潜在风险预警。
国行版本缺失该功能可能与国内医疗器械认证体系相关。据悉,国内将血压检测类功能归类为二类医疗器械,需要通过专门的许可证申请,而苹果尚未完成相关认证流程。这也解释了为何同样对医疗功能监管严格的日本市场,也缺失了这项功能。
快速充电缺席:法规差异导致的技术妥协
除健康功能外,国行 Apple Watch Series 11/Ultra 3 还缺失了快速充电技术。海外版本支持 "1 小时充至 80% 电量" 的快充协议,而国行版本仅维持前代充电效率。这一差异源于不同地区的无线充电法规限制。
根据 2025 年 9 月 1 日生效的《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国内移动便携式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频率被限定在 100-148.5kHz、6765-6795kHz、13553-13567kHz 频段,而苹果 MagSafe 技术依赖的 360kHz 频段因可能干扰航空无线电导航业务被禁止使用。尽管美版设备同样面临 FCC 的频段规划限制,但美国监管机构允许消费级低功率设备在不造成干扰的前提下使用指定频段,这使得美版得以保留快充功能。
苹果官方也证实,在中国大陆销售的 WPT(无线供电)合规 Apple Watch 机型,会随附专用充电器,这类充电器不支持快速充电功能。
旧款机型的功能补偿与升级
对于现有用户,苹果宣布了一项补偿性升级:Apple Watch Series 9、Series 10 及 Ultra 2 机型将通过即将推送的 watchOS 26 系统更新获得高血压通知功能。这意味着使用这些旧款机型的用户,无需更换硬件即可获得与新款海外机型同等的健康监测能力。
watchOS 26 系统更新还将带来包括 Liquid Glass 设计语言、体能训练 App 界面优化、智能叠放提示等一系列新特性,但国行用户仍需注意,系统更新无法解决硬件层面受法规限制的快速充电功能缺失问题。
此次国行 Apple Watch 新品的功能差异,再次凸显了科技产品在全球化与本地化之间的平衡难题。对于注重健康监测功能的用户,或许需要考虑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港版等海外版本;而更关注日常使用稳定性的用户,国行版本在保修服务和网络兼容性上的优势仍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