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岩机器人市场调研报告:中国煤矿机器人年销售额已近10亿元

出版日期:2023-08-08
浏览量:977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发布了一份名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2023)》的报告,其中特别强调了《中国煤矿机器人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尽管煤矿机器人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竞争格局相对分散,但其销售额已接近10亿元。在各类煤矿机器人中,安控类和掘进类的发展最为迅速。据统计,2021年我国煤矿机器人企业数量达到了368家,比上一年增长了25.17%。

全球范围内,煤矿机器人的销售总额占机器人总销售额的1.32%,而这个比例整体呈现稳定上升趋势。截至目前,全球煤矿机器人销售额约为3.8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0.68亿美元。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煤矿机器人的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这也有助于降低煤炭开采的成本。

凿岩机器人市场调研报告

今年,全球煤炭消费量预计将同比增长1.2%,首次超过每年80亿吨的水平,并将在接下来的五年内维持这一水平。具体来看,预计煤炭消费量增幅最大的经济体将是印度,同比增长7%;其次是欧盟(6%)和中国(0.4%)。在产量方面,中国的三大煤炭生产国——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今年也将创下历史新高。
2016-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22年1-5月,前十家原煤产量最高的企业合计生产了9.4亿吨原煤,同比增加0.4亿吨,占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的51.9%。在这其中,国家能源集团以24966万吨的原煤产量位居第一,同比增长6.5%。

目前,矿山智能化建设的投资总额已接近2000亿元,已完成的投资超过1000亿元。现场应用的煤矿机器人已经达到31种、1000台套,约有300辆无人驾驶车辆在30余处露天煤矿进行试验。此外,228处非煤矿山已经在破碎、运输、给水排水、在线监测监控与研判等环节实现了智能化。智能化煤矿的百万分之一死亡率仅为0.024,远低于平均水平。

根据《报告》的预测,到2027年,中国对煤矿巡检机器人的需求量将达到902台,对应的市场规模为7.59亿元;对煤矿掘进机器人的需求量为692台,对应的销售额为27.6亿元。

近日,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等17个部门联合发布了《"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该方案旨在加速推进机器人应用的拓展,开展"机器人+"应用行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回顾国内医疗机器人市场,已有许多企业在疾病筛查、诊断、治疗等细分领域展开布局。这些包括能够种植牙齿的口腔手术机器人、能够执行颅内活检的脑出血机器人、能够进行关节置换手术的机器人,以及能够帮助残障人士独立行走的外骨骼机器人等。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医生"在提高手术视野清晰度、改进手术流程、提升治疗精准性、最大程度减少患者创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勾勒出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智能医学"新场景。

近年来,国内机器人产业持续升温。从市场规模来看,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25.6万台,同比增长48.8%,已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预计到202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突破45万台。

北京方面表示,根据《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北京的机器人产业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使北京市机器人核心产业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根据行动方案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北京的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将大幅提升,培育100种高技术高附加值机器人产品和100种具有全国推广价值的应用场景,使万人机器人拥有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创业活跃的发展生态。

机器人是AI技术的重要载体,如TeslaBot和ChatGPT等,机器人行业正经历产业变革。出于产品降本的考虑,国产机器人零部件企业预计将在竞争中具有显著优势。其中,伺服系统、减速器、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构成了执行器的支持运动功能。

《"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指出,在医疗健康领域,要研制咨询服务、手术、辅助检查等医疗机器人产品;建设医疗、养老等场景化应用体验中心,提升用户体验,扩大产品消费和加大推广力度。

关键的基础性技术仍然是制约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高端减速器、电机伺服、控制器、专用AI芯片等技术难题亟待攻克。《"十四五"机器人发展规划》强调,要加强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突破共性技术。

相对于国外,中国的机器人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涌现出一批实力强劲的企业,打造了一批响当当的中国品牌。在服务机器人领域,一些面向新兴需求的国产独角兽企业正崭露头角,例如主打无人机产品的大疆,以及主打拖地机产品的云鲸。这些企业让机器代替人力完成危险性高的航拍和重复性的拖地等任务。
版权提示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 Copyright © 2019-2025 Market Monitor Global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