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聚亿信息咨询发布的《中国门窗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门窗作为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关键部分,不仅承载着抵御风雨尘虫的功能,还是实现建筑热、声、光环境等物理性能的重要部件。因此,门窗必须具备抗风压、水密、气密、保温、遮阳、隔声和采光等一系列物理性能,以满足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需求。
门窗种类繁多,按开启方式可分为平开式、内开内倒式、悬挂外开式、推拉式、折叠式等,不同开启方式的门窗在性能特征、与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环境适配性等方面各具特色,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而按材质划分,门窗则包括不锈钢、钢制、铜制、铝合金以及断桥铝等多种类型。
这几年来,随着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门窗行业也迎来了快速增长期。然而,受下游房地产市场波动影响,门窗行业需求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数据显示,2022年房地产市场遇冷,导致门窗产量明显下降。但2023年随着竣工面积回升,门窗产量和需求量也有所回升,分别达到13.24亿平方米和12.31亿平方米。
其中,铝合金门窗作为国内门窗市场的第一大品类,占据了六成以上的市场份额。自20世纪70年代初传入我国以来,铝合金门窗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产品品种齐全、型谱系列完整、产品性能分级成组、功能配套适用、工艺技术先进、可持续发展的生产体系。
展望未来,门窗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一方面,随着存量房市场的扩大,二次装修需求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将持续增加。调研显示,老房装修中基本有99%的换门窗需求,目前每年来自二手房交易市场的新增潜在门窗需求就超过1亿平方米,门窗行业正处于快速上升期。
另一方面,随着“新消费主义”的崛起,高端系统门窗逐渐受到Z世代消费者的青睐。同时,精装修渗透率的提高也在推升系统门窗的市场份额。系统门窗在水密性、气密性、抗风压、隔热、隔音、保温、防盗、操作手感等方面表现优异,优于普通门窗。
1. 市场需求减少,行业竞争加剧
尽管国内门窗市场前景广阔,但当前行业仍处于“大行业、小企业”的状态,品牌集中度不高,成功上市的门窗企业寥寥无几。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下行,建筑门窗行业正面临严峻挑战。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1%,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23.7%,房屋施工面积也同比下降11.6%。
市场需求的减少使得众多企业在激烈竞争中陷入内卷,纷纷采取不计成本的降价策略以求生存。然而,这种行为不仅削弱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还导致了产品质量的持续下滑,使行业整体陷入低质化的恶性循环。
目前,系统门窗行业大部分企业规模在1-2亿之间,超过2亿体量的企业仅有10家左右。这意味着大部分门窗企业的起点相似,也是行业一度陷入价格战的原因。早些年,部分地方杂牌甚至将价格降至200元每平方米,远低于均价1000-2000元每平方米的品牌系统门窗。
2. 企业转型高端系统门窗,注重质量
面对这一形势,大型门窗企业纷纷开始向高端、精细化、系统门窗方向转型,从“规模战”转向“质量战”。例如,2024年森鹰窗业不仅加大了对生产设备和工厂的投入,还扩大了市场布局,以提高品牌的市场渗透力。同时,公司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推出满足市场新需求的创新产品,确保在激烈竞争中保持技术领先地位。
新标门窗已完成幕墙门窗、入户门、铝木门及高端定制的全品类布局,通过空间品类一体化融合,成为业内最早进入门墙柜整装领域的企业之一。圣米兰门窗则在“全屋”“整家”趋势下,升级为建筑外立面铝系统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商,强调“设计美学与技术领先”,并积极强化品牌设计力。顶固门窗则在2024年春季新品发布会上推出了具有全隐纯平执手、一体化护角角码、极窄全隐纱窗等优点的新品“拓朴系列”,引领行业进入全面屏时代。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门窗企业的转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技术创新提出独有卖点;二是推出“即换即住”的快速换窗服务;三是打造数字化产业链,进一步提高生产交付的质量和效率。
3. 未来谁能脱颖而出?
在当前市场需求减少的背景下,内卷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然而,只有良性的“卷”才能推动企业不断优化自身的生产、研发、经营等体系,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未来如何在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的环境中积极开拓自营渠道、设计师渠道、整装渠道等,将成为门窗企业突围而出的关键。同时,跨界入“窗”的定企、装企等渠道也将成为成败的关键。最后,如何进一步洞察消费者喜好、走进消费者也是门窗企业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