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光片是显示面板的重要组成原材料,其结构复杂、生产工艺流程多,被誉为光学行业的“芯片”。作为显示技术的核心要素,偏光片使图像能够在屏幕上显示和被看到,终端广泛应用于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商用显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
随着元宇宙生态的萌芽、VR/AR设备的普及、5G和AIoT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消费类电子产品渗透率持续提高,新的显示需求不断涌现。这些趋势为显示面板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增长空间,进而推动了偏光片产能的提升。
近年来,我国全面推动和引领偏光片产业产能规模、工艺技术、产品应用,以及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的创新升级,产业的全球地位不断提升。
如今,全球偏光片需求处于换挡期。从中长期来看,在显示面板产品大型化、高端化,以及新应用需求不断加大等作用下,偏光片的大尺寸需求增速明显。
根据MARKET MONITOR GLOBAL的数据,全球65英寸以上电视面板出货面积占比在2022年为40%以下,到2025年将增长至50%。到2026年前,全球65英寸及以上偏光片需求面积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5%左右。
随着65英寸以上的大尺寸电视需求不断增加,我国偏光片产能开始短缺。Omida数据显示,2023年,按面积计算,中国偏光片产能缺口大约为13%,至2027年,缺口约缩减到7%。

为满足市场需求,偏光片产业开始加速新产能释放和布局,且产能增加的方向明显围绕“超宽幅”。
我国偏光片产业正不断向更大尺寸迈进。近一年来,国内三家行业领军企业——杉金光电、恒美光电、三利谱相继加码新产能,且产能增加的方向明显围绕“超宽幅(指偏光片产线的横向宽度在2000mm以上)”。
杉杉股份是全球领先的高科技企业,专注于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业务的发展。2023年上半年公司通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深化客户合作,扩大销售力度等积极举措应对行业需求疲软,偏光片业务销量实现同比增长。但受终端需求疲软、下游面板厂商盈利承压等影响,偏光片产品价格同比下降。为有效缓解产品价格下降带来的影响,公司采取积极有效的内部管理措施,通过精细化管理、制造工艺升级、成本费用革新等举措,使得单位成本有效下降,费用支出同比减少。
2023年上半年,偏光片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0,606.46万元,同比下降7.3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688.60万元,同比下降24.12%。2023年第二季度,下游面板厂商稼动率环比提升,公司充分发挥产能和产品领先优势,并持续提升运营效率,第二季度销量和营业收入实现环比增长,盈利水平亦环比提升显著。
三利谱属于电子设备制造业,细分行业为液晶显示产业链上游的偏光片行业。主要从事偏光片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TFT系列和黑白系列偏光片两类。偏光片是将聚乙烯醇(PVA)膜和三醋酸纤维素(TAC)膜经拉伸、复合、涂布等工艺制成的一种高分子材料,是液晶显示面板的关键原材料之一。
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7,352.30 万元,同比下降5.6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642.13万元,同比下降38.8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6,906.51万元,同比下降44.54%。
分析师认为,在我国多条超宽幅
偏光片产线陆续量产,以及后续多条产线投资计划落实之后,全球偏光片产业供给将加速向我国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