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上海车展上,保时捷首席执行官的发言引起了广泛关注,他透露,保时捷可能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停止在中国市场销售电动汽车。他在接受外媒《Automotive News》采访时坦言,保时捷在中国的电动车销量“相对较低”,这让人不得不思考品牌与市场的未来走向。
奥博穆强调,保时捷并不盲目追求销售量,而是始终坚持品牌价值与定位,确保每一款车的价格策略与保时捷的高端形象相符。他透露,预计今年发布的新款卡宴 EV依旧会保持高昂的价格,而未来即将面世的电动版718继任车型也将不例外。
尽管小米推出了令人瞩目的1548马力SU7 Ultra,奥博穆却并不将其视为直接竞争对手。他指出,小米虽然在价格上极具竞争力,但在“驾驶能力”上与保时捷仍不可同日而语,这也显示了保时捷对自身品牌实力的自信。
值得注意的是,保时捷并未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专属车型,而其他国际品牌则纷纷推出加长版轿车和SUV,以迎合中国消费者对后排空间的偏好。与此同时,奥迪也在中国推出了纯电品牌AUDI,显示出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根据保时捷官方发布的数据,2024年1月至9月,保时捷全球累计交付量为22.6万辆,同比下降了7%。具体来看,中国市场的交付量却约为4.33万辆,同比大幅下滑29%,这一数据无疑为保时捷未来的发展策略敲响了警钟。
在电动化浪潮不断推进的今天,保时捷的选择将如何影响其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值得我们持续关注。